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3章 退兵 (第5/9页)
的亲笔信,由先送给陆逊过目征求意见。 渐渐变成了由校事府直接送往蜀地,就是最明显的标志事件。 当然,孙权这样做,并不说是不信任陆逊,而是遵循自己的政治本能,有意压制开始全面掌握吴国军政的江东士族。 陆逊只不过是恰好江东士族的代表而已。 除了政治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经济原因。 那就是校事府打通了蜀人的门路,可以从蜀地拿到大量孙权急需的物资。 比如说,陆逊这一次紧急送到合肥城下的御寒衣物,有很多就是蜀地所产的毛料所制。 以前虽说吴国也从蜀国进口大量急需物资,但大部分都是流入荆州军头和江东大族手中。 堂堂大吴皇帝,居然只能跟在地方军头和大族后面喝汤,这脸面往哪搁? 吃肥了,喝饱了,就忘了大吴皇帝姓什么是不是? 所以在孙权眼里,校事府这一次的功劳,那可是非同小可。 至于诸葛瑾这种荆州派代表,在这种时候反而显得有些尴尬。 毕竟这些年在与蜀地的交易中,荆州豪族可是占了相当的份额。 就算诸葛瑾再清廉,那也不能断了家乡父老的财路不是? 要不然,没了荆州父老的支持,他诸葛瑾在吴国能多少话语权? 但在情感上,诸葛瑾又倾向支持陆逊。 所以左右为难之下,诸葛瑾干脆只能沉默不语。 只是陆逊自认忠正,并不需要考虑太多。 他当即把自己分析都写入信中,同时在信的末尾劝孙权退兵,然后又唤过亲信韩扁,叮嘱他必须亲自送到陛下手中。 韩扁得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