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37章 汉吴之别 (第8/8页)
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一下: “先帝入蜀时,丞相立严法治蜀,时人多怨,翼侯亦劝丞相,丞相以‘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拒之。” “依琬看来,非蜀土如此,天下世家亦如此。丞相既据蜀而克北,终让天子还于旧都,正是说明治理得法,琬自认不如丞相,故不敢轻易丞相之制。” 对于蒋琬这番话,冯都护不禁点头,表示赞同。 战争时期,从来只有用严法以促高效,尽可能地整合资源。 休养生息,宽法薄赋,那是统一以后,和平安定时期才应该做的事情。 看到冯都护点头,蒋琬觉得自己已经探明了对方的看法。 毕竟冯都护与丞相关系匪浅。 丞相以严法治国,冯都护既承丞相之志,自然不可能轻易改变丞相留下的制度。 更重要的是,大汉的罪犯,只要不是死罪,基本都是送到某处进行劳动改造,以赎其罪。 这些劳动改造的地方,有不少就是与兴汉会有关。 冯都护嘴里说是没有看法,说不定心里是不愿意大赦的。 “不过也正因为丞相以严法治国,所以这刑加于人,更应该谨慎小心。” 蒋琬继续说道,“否则的话,万一稍有差池,犯人就是犯了小错,也会被扣以大罪。” 冯都护看着蒋琬,不说话。 他觉得蒋琬说得很有道理,历史上丞相选他做接班人是有道理的。 怪不得,历史上蜀汉的政治斗争极少流血,难道就是因为主政者的这种思维吗? 不过此时的冯都护有些迷糊: 所以蒋公琰是打算赞成大赦还是反对大赦?甲青的蜀汉之庄稼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