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16章 变动与成长 (第4/8页)
,但杨仪久随丞相,又岂会看不出苗头? 先帝开国时,尚书台本来就是权力中枢。 这个从法正、刘巴、李严等先后被先帝任为尚书令,就可以看得出来。 只是夷陵之战后,先帝突然驾崩,太子年少,形势危急,大汉的权力这才开始转至丞相府。 说句不好听的话,先帝让丞相与身为尚书令的李平共同辅政,未必没有让尚书台制衡丞相府的意思。 谁知这李严私心过重,先是拒绝领军前往汉中,然后又欲划出巴州自任刺史。 偏偏其手段又远不如丞相,最后丢了尚书令一职,尚书台也变成了一个空壳子。 虽然现在丞相的病情已有好转,但这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已经在暗示着尚书台似乎有重新恢复权力的趋势。 至少也是恢复一部分权力。 这还是次要的,从更长远来说,丞相之后,天子怕是不可能再设丞相府,那么尚书台就是完全的权力中枢。 蒋琬、费祎、董允、冯永这些人,要么入尚书台,掌管政要。 要么是侍中,出入宫廷,与闻朝政,得天子亲重。 这就意味着在丞相之后,他们就是选定的朝廷重臣。 而身为丞相府长史的自己呢?丞相之后,自己当如何? 没了丞相府,自己这个丞相长史应当怎么办? 这才是杨仪最为不忿的地方。 “威公若是对冯明文居丞相参军和侍中之位不满,那大可不必啊!” 费祎也不知看没看出杨仪的心思,只是笑着说道: “冯明文虽加丞相参军与侍中之职,但他能在汉中呆几天?最后不还是得要回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