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830节 (第5/7页)
说法,她也是被逼到绝路上,一时想偏了,后来又发现方云一直在努力学习律学,于是就收方云为徒。 方云抿了下唇,怯怯道:“学生,学生倒是不这么看。” 范纯仁问道:“你有什么看法?” 方云忐忑地瞧了眼范纯仁。 范纯仁笑道:“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方云道:“学生听说三哥去河中府,还有检察院、警署随行,但老师在这登州,就只是一个检察院,自难发挥公检法的威力。” 范纯仁嘴角泛起一抹苦笑。 他来这里两年多,是毫无建树,要知道他比苏辙还要刚正不阿,但问题是登州没有皇庭,没有警署,光一个检察院,是屁用没有,他去官府行使检察权,府衙总是找各种理由搪塞。 检察院起诉又得要证据,他又没法查到证据,直接就陷入死循环,别说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也轮不到他来管。 唯一令他欣慰的,就是苏轼的来信,那字里行间是充满着沮丧的乐观,至少证明不是他的问题。 但随着河中府公检法的大获成功,范纯仁有些沉不住气了,那边那么热闹,我却在此虚度光阴,真是急死个人啊! “唉没有办法,谁让掌管司法改革的是那司马君实,就他那瞻前顾后的性格。” 话说至此,范纯仁又停住了,道:“但再怎么也比王介甫那急性子要好,明明河中府的情况不错,他偏偏不等公检法,要急于推行新政,等着看好了,这必然是会出问题的。” 第六百二十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 其实登州、扬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