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905节 (第4/7页)
办学院,这不是夺了他们的生路吗?必然会引起天下学子的怨言。” 这宋朝文化太过繁荣,且土地兼并严重,这都导致读书人非常多,即便宋朝录取很多,每年都在扩招,但远远不够,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考生落榜,如何安置这些落榜考生,宋朝也是头大。 毕竟宋朝的祖宗之法,就是要优待读书人。 故此,宋朝鼓励民间开办学院,并且给予土地,亦或者给予免税政策。 学院置办的土地,其实也是免税的。 很多落榜学子,就回家教书育人,在宋朝,乡学是非常发达的,读书人不当官,就只能教书,别的活,他们也不愿意干。 王安石笑道:“文公请放心,这一点我也考虑到,当下学院教得是什么学问?” 文彦博道:“当然是儒学。” 言下之意,还能教什么? 王安石笑道:“我这事业学院是什么都教,就唯独不教儒学,如此一来,就不会与他们发生冲突。” 文彦博直接笑了,“你不教儒学,谁会去学?” 王安石道:“年轻人学习儒学,主要目的还是为求科考,但每年赴京的考生,都只是各地的天才,可见这大多数人,还是考不上的。而这些落榜学子,是难以凭借儒学维持生计。 我这学院就专门教律学、算学、农学,医学,甚至于一些奇技yin巧,等可获利之学,我相信这种学问,是能够吸引更多人愿意花钱来学,因为你学了,那就可以赚钱。” 获利之学? 嗯。 这非常符合王安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