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7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784节 (第2/6页)

地问道:“宗法中可有规定不能修改利息?”

    徐庆年摇摇头道:“那倒是没有。”

    “也就是可以。”

    “是是的。”

    陆邦兴道:“不知你们如果修改这条规定,需要征求所有乡民的同意吗?”

    徐庆年如实道:“这不需要,一般来说乡里的规矩,都是乡里的长老来做决定。”

    陆邦兴道:“也就是说,只要乡里的几位长老点头,就可以随意将这利息改了。”

    徐庆年讪讪道:“乡里的长老,也会考虑到乡民的态度。”

    陆邦兴问道:“怎么考虑?”

    “呃。”

    徐庆年道:“乡里的长老还是会为乡民着想的。”

    陆邦兴道:“就仅此而已,没有监管吗?”

    徐庆年摇摇头。

    陆邦兴道:“如果我说,在半年或者一年以后,乡里的长老都认为这利息不妥,便可直接修改,是也不是?”

    徐庆年纠结片刻,最终还是点点头。

    “我问完了。”

    陆邦兴直接坐了下去。

    徐庆年不由得稍稍松得一口气。

    这真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啊!

    范镇缓缓站起身来,问道:“徐先生,在这条规定中,可有约束乡民只能向乡里借贷,而不能找外人借贷?”

    徐庆年摇头道:“没有。我们只约定在乡民在乡里放贷,利息不能高于一分五。”

    范镇点点头,又道:“适才徐先生说自己在城里开了一家解库铺,用于放贷。不知你们店里的利息是多少?”

    徐庆年道:“这是不一定的,有一分的利息,也有五分的利息,甚至更高,这是根据客人的抵押物和借贷时长来定的。”

    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