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907节 (第5/7页)
法家思想是难以有所作为,新政将会受到公检法的监督,他也无法获得如商鞅的权力,做到一言九鼎。 这其实是很麻烦的事。 他必须要做出改变。 这里他借用了慈善基金会的方式,通过给商人的投资和借贷去直接获取盈利。 而且,这能够帮助他,避开冗杂的官僚体系,去cao控全局。 这就是王安石和司马光最大的区别,司马光压根不认同这些理财思想,他的政策只有一点,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即便这个政策能够赚到钱,司马光也会认为这是歪门邪道,只可赢得一时,而不可长久,长久必伤民。 王安石对于理财的手段,是推崇备至,他很快就能吸收这方面的知识,然后用于自己的政策。 见过王安石后,赵顼又亲自召见司马光,如今可是两翼齐飞,不能顾此失彼。 司马光跟赵顼谈得事就非常简单,就是公检法聘请寄禄官的事。 我们公检法的责任就是执行,是要求最高得部门,如果什么臭鱼烂虾就往我公检法扔,那如何能行,而且,公检法能够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公检法是能够直接裁掉不合适的人。 那些寄禄官可全都是大爷,都已经懒散惯了,来到公检法,他们要是出工不出力,那怎么办,当大爷养着? 这会带坏我们公检法的风气。 而这些寄禄官员,要裁得话,是非常难的,手续之多,真是瞠目结舌,基本上就是铁饭碗。 司马光坚持要求,让他们应聘上岗,从最低坐起,凭能力留任。 如果上来直接当检察长,那肯定就裁不掉,因为检察长必须是朝廷指派的,河中府虽然情况特殊,直接就地取才,但也都申请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