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88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885节 (第4/6页)

一模一样。

    这就由不得王安石不信。

    那章惇虽然能力出众,但毕竟他只是一个人,而其余的官员,都是在追求政绩,以及希望一鼓作气干掉公检法。

    其实很多人压根都不在乎新法的成败。

    张斐赶忙解释道:“其实青州一计,这也是我在河中府得来的经验,如果没有元学士与我配合,我不可能判得这么轻松。”

    王安石神色一变,颇为严肃道:“但是青苗法也必须配合公检法进行调整。”

    在这一点上,他和司马光一样,都是想证明,自己的理念才是对的,不是说少了对方不行。

    张斐道:“其实青苗法并没有改,公检法也无权干预新法。”

    王安石道:“虽说没有改,但也无大用。”

    如今青苗法在河中府,虽然还保持王安石赋予的功能,但本质上已经改的是面目全非,重心全在盐债、盐钞,商贷上面。

    “大用还会有的。”

    张斐笑道:“若无青苗法赋予提举常平司借贷,财政不可能变得这么好。只不过这与王学士的初衷,是有些出入的。”

    王安石皱了皱眉头。

    其实最初他也认为,河中府财政增长,跟他多没有多大关系,青苗钱在那里,并没有发挥他想象的作用。

    他最想证明,自己的理念是同样能够成功的,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就是那些官员是想证明青苗法胜于公检法,而不是想证明青苗法能够获得成功。

    看似差不多,但在执行的过程中,那就是天壤地步。

    张斐知其所想,于是道:“王学士,根据我与元学士的研究,首先,青苗钱就不太适合河中府,那里的农夫连两分利都还不上,更别说一年两期。

    其次,河中府的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