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716节 (第5/6页)
一旦这钱进入仓库,那就是归转运使管,军费也是经过转运使分拨出来的。 这绝对涉及到转运司。 而元绛因为盐钞一案,表面上是跟张斐闹得很僵。 于是,以韦应方为首的府衙官员,表面上都遵从蔡延庆的命令,但是私下他们却撺掇仓司部门的官员,向元绛去抱怨,通过元绛来制衡蔡延庆。 却不知,元绛早就与张斐串通好,知道整个计划,再加上他现在要笼络人心,于是他亲自跑来找蔡延庆谈。 “这这只是一桩小事,若闹上皇庭,可能会节外生枝,一发不可收拾。” 蔡延庆一边打量着元绛,一边说道。 “蔡知府所忧,我也明白。”元绛点点头,又道:“我也愿意给予陈光抚恤金和奖金,但是我不会答应检察院从中调解。 因为检察院只针对违法之事,如果检察院参与此事,那就证明我们转运司有违法情况,这若传出去,会对我们转运司的名誉会造成影响。 而且,这也算是检察院干涉我们转运司的政务,并且有可能为我们转运司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故此,只要检察院参与,我们就不会理会此事,除非检察院先放弃这个官司,等此事的风波完全过去后,我们会给予陈光一些帮助的。” 他可是老司机,说话亦是滴水不漏,这种情况,在北宋是非常常见的。 为什么说北宋效率慢,就是因为相互制衡,互不听从,为职权扯皮的事,多不胜数。 你没有权力管我,我凭什么听你的。 其实通判都可以不听知府的,只是韦应方确实也没有参与这事,他也不愿意为这点事,去跟蔡延庆吵架,通判与知府斗,对大家的仕途都不利。 但蔡延庆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