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783节 (第2/6页)
不会来借。 百姓和地主之间还是有一个博弈的,只是说如果遇到天灾,那普通百姓就完全没有应对能力,这才给了那些地主可趁之机。 导致高利贷泛滥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地主穷凶极恶,而是百姓抗风险能力太差,国家又没有太多救助政策,这才给高利贷创造出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 范镇问道:“所以陆先生定此利息,并非是为了破坏青苗法。” 陆晓生摇摇头道:“不是。老拙是希望减少高利贷。” “我问完了。” 范镇坐了下去。 这回那边站起来的不是李敏,而是邱征文,到底他们不同于范镇,对于朝廷制度,乡间制度都非常熟悉,了如指掌,故此他们只能每人研究部分内容。 邱征文道:“陆先生,关于隐泉乡的利息规定,在下也是有所听闻的,据说是通过乡里的义庄来进行放贷。” 陆晓生点点头:“是的。” 邱征文道:“而最初隐泉乡的义庄就是由你们陆家组织建立起来的,不知是否?” 陆晓生点点头:“是的。” 邱征文笑问道:“如此大善之事,相比也为陆先生带来乡民们的尊重和敬爱吧?” 陆晓生不太好意思道:“也也可以这么说。” 邱征文继续问道:“另外,听说官府也有拨粮食给你们的义庄,不知是否?” 陆晓生点点头道:“是的,若遇灾荒,官府通常会先将粮食拨给义庄,再由义庄分发给乡亲们。” 邱征文道:“那如果我说义庄借贷的钱粮中,也包括官府拨给义庄的粮食,陆先生是否认同?” 陆晓生犹豫一会儿,才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