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廿九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廿九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七) (第3/4页)

:“太子出宫虽然莽撞了些,但勇于任事却是好的,而且也正好做了个表率。”

    “太子若有不测,于国本何!”张皇后跟着站起来,厉声喝道。

    “慈烺若有不测……”崇祯声音中带着悲腔,突然昂头振声道,“以定王慈炯为太子,给慈烺‘刚毅’二字为谥号。”

    砰!

    此言一出,张皇后气愤难抑,随手抄起桌上茶盏朝皇帝足下掷去。

    青花瓷杯碎片飞溅,茶水打湿了龙袍下摆。

    周皇后闻声醒悟过来,登时大哭。

    崇祯为也刚才的口不择言心生懊恼,但既然狠话都撂下了,更是覆水难收,只得快步冲出坤宁宫,逃也似地走了。

    大内的这场家庭会议看似激烈,但是五个时辰之后,崇祯帝就发现真正激烈的还是在外廷。

    翰林院、东宫属官、六科廊纷纷上书,从各个角度各种典章议论太子出宫的非法非礼。大明官场以言官词官为清流,事务官亲民官为浊流。能够进入清流之列的,都是考试成绩在全国排进前三十名的牛人,写文章打笔仗战斗力惊人。

    这些人自以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又事发突然,颇有些胜券在握的自得。

    殊不知李邦华连夜奔走,亲自关说,都察院的御史们也已经连夜做好了战斗准备。

    讴歌太子出宫意义重大,为天下表率的奏疏,同样如雪片一般飞向了御案。

    大明的言官有两大组织,一者是都察院统领下的御史、十三道监察御史,以及御史兼任的各地巡抚、巡按。另一者则是对应于六部的六科给事中。能够封驳皇帝圣旨的,便是这些给事中。

    御史被称作道官,给事中被称科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