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_第912章 电视制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2章 电视制导 (第2/4页)

93d就是第一款电视制导炸弹,只不过试射成功是在今年的八月,也就是在几个月之后。

    这种制导方式的缺点就是无法做到“发射后不管”,也就是导弹发射后直到命中目标全程飞行员都要高度关注,且命中目标还要看感觉。

    最致命的还是这种制导方式由于是用无线信号通讯的,因此一旦被敌人知道后就很容易实施干扰。

    为此,汉斯还不得不将无线通讯转换成有线通讯,也就是用一根长长的导线来连接着炸弹实现对其控制,这样就不会被敌人干扰。

    王学新之所以选择这种制导方式是有原因的。

    他也想一口气就研发出高卢的“飞鱼”反舰导弹,这玩意是可以挂载在飞机上发射的而且还能“发射后不管”……能实现“发射后不管”的导弹,都是导弹上带着一款雷达能自主寻的。

    但以八路军此时的生产条件,确切的说以现在晶体管计算机的水平还达不到这程度。

    王学新也想过被动制导,比如雷达锁定敌人军舰为“高火”指示目标,再高级点就是用激光锁定目标……用激光指示目标不容易被干扰。

    但要做到这些都需要在“高火”里装上一套相对复杂的接收装置以及用于运算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这都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

    因此王学新打算一步一步来,先从简单的做起。

    而且退一步说,此时八路军的情况应该更适合电视制导。

    首先是“高火”速度较慢,时速不过三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