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525【长城抗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5【长城抗战】 (第5/6页)

间几场戏借机休息外,孟小冬足足唱了一个下午,戏迷们叫好叫得嗓子都哑了。当演出结束后,整个舞台上下到处是银元、珠宝等打赏物,后台更是堆了几十束鲜花。

    费雯丽虽然听不懂,但还是被这些戏迷的疯狂给吓到。她在伦敦虽然受追捧,但在演戏的时候,也没见有人往台上疯狂扔钱啊。

    突然间,费雯丽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她跑去找孟小冬说:“孟小姐,我想跟你学戏!”

    “啊?”孟小冬一头雾水。

    接下来一段时间,孟小冬在平津两地连唱32场,几乎场场爆满,名气比几年前更进一步。已经没人敢质疑“冬皇”这个名号了,因为实力摆在那里,甚至有很多人把孟小冬视为“须生第一人”。

    《中国戏曲史》里面就有记载:“(孟小冬)自拜(余)叔岩,则每日必至余家用工,寒暑无间……是余派唯一得到衣钵真传的人……假若余派的东西是真正研究院的玩艺,孟小冬倒真是一位唯一够资格的研究生。”

    “余派唯一得到衣钵真传的人”,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放在武侠小说里,孟小冬大概相当于带艺拜入武当派,在苦修数年后,成为武当首席弟子兼未来掌门人。

    自此之后,孟小冬的名气在华北地区直逼梅兰芳,并渐渐流传到南方地区。以至于有上海的土豪过生日,专门发电报到天津,重金邀请孟小冬去上海唱堂会——出场费500大洋,包食宿路费,另外还有打赏。

    孟小冬爆红的同时,张学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