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6【战争与和平】 (第2/5页)
。”周赫煊问候道。 寒暄之后,三人各自坐下。 巴特勒笑道:“周先生,你能向我详细讲述一下,发生在中国东北那场战争吗?” 周赫煊一愣,他没想到巴特勒不谈股灾和经济危机,反而开口就问中东路事件。 其实原因很简单,巴特勒是个反战人士,他担任主席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非常关注非洲和亚洲的战事,而周赫煊恰恰又和张学良走得比较近。 至于巴特勒为啥知道周赫煊和张学良私交甚笃,肯定是张彭春说的啊。 周赫煊问道:“你是想听具体经过,还是我对这场战争的评价?” “我想知道详情,这便于我对其做出评估。”巴特勒道。 “那就得从中国清朝时候说起了……”周赫煊开始讲述沙俄入侵中国的历史。 巴特勒对这些历史是知道的,但他没有不耐烦的打断,而是听周赫煊从晚清一直说到现在。特别是张学良接手后的东北现状,巴特勒听得极为认真。 对于中东路事件,周赫煊显得很无奈。他之所以没有一直留在张学良身边苦劝,除了要来美国发财外,更是因为张学良听不进去劝。 张学良的性格非常矛盾,既优柔寡断,又刚毅果决,他认定的事谁劝都没用。 中东路事件爆发前,不仅周赫煊劝过,张作相也劝过,但都无济于事。周赫煊就算整天待在张学良身边,那都是没用的,因为他自己心里早就做出了决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