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6章 原因 (第3/4页)
的生路。 第三、王莽还采取行政手段,对不恰当的改革措施强制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如币制改革中以小易大,以轻换重,所铸大泉,重不过12铢,只相当于五铢钱的2.4倍,却要当五铢钱50枚用,所铸重一铢的小泉,却要与五铢钱1枚相等。 如此不合理比值的存在,就难以禁止盗铸私钱。 王莽只得实行诸如以私铸钱死、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等严刑酷法来强行禁止。 但是,政策强制对于经济规律是无法抗拒的。 所以不管王莽把政治强制强化到何等程度,依旧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想当然的改革措施终究得不到贯彻,不切实际的乱改还引起社会的混乱。 地皇三年,王莽见四方农民相继起义,王匡,廉丹等数战不利,知天下溃畔,事穷计迫,乃议遣风俗大夫司国宪等分行天下,除井田、奴隶、山泽、六管之禁,即位以来诏令不便于民者皆收还之,事未及行而舂陵兵起,新朝灭亡。 王莽改制的失败,固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他性情狂躁、轻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实际,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性格特征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领导班子,因此改革注定要失败。 王莽具有超人的智力、辩才和威严,但也有重大的缺点,诸如过度的自信,一味的复古以及猜疑部下等。 王莽的行为看来有些伪,也有些愚,但西汉的伪风并不始于王莽,他不过承袭此风而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