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4章 袖里藏针 (第3/7页)
间的关联。方志兴如今得到了大手印功夫和龙象般若功的部分功法,虽然对藏密武学有所了解,也隐隐察觉到和中原武学的一些关联,但要说将两套体系结合起来,却并非一时能为,若是能从金轮这里交流到,那可当真是再好不过了! 此时场中霍都扇上袖上发出的劲风越鼓越烈,朱子柳却奋笔挥洒,进退自如,和他斗了个旗鼓相当。两人翻翻滚滚拆了百余招,朱子柳一篇“自言帖”将要写完,笔意斗变,出手迟缓,用笔又瘦又硬,古意盎然。黄蓉自言自语:“古人言道:‘瘦硬方通神’,这一路‘褒斜道石刻’,当真是千古未有之奇观。”朱子柳如今所写,正是“褒斜道石刻”,这路书法即为后世所称的魏碑,古拙劲正、质朴方严,不但结构严谨,力道上也更胜一筹。 杨过看完朱子柳的一路“自言帖”,心中也是有些体悟。来不及细想,便看到了朱子柳的“褒斜道石刻”,他对这路字帖了解不多,虽然仍佩服朱子柳的书法造诣,对其武功招式却有些皱眉了。杨过得方志兴教导,笔法上以永字笔法奠基,一直走的是“得意忘形”的路子,虽然体悟字帖之意,却一向将其中笔划自如使用,而非拘泥于其中形体。如今见到朱子柳所用和师父所授大为不同,心中自然疑惑:“按照朱师伯的武功,不应该领会不到这点啊,怎么会如此拘泥于书法笔路呢?”却不知方志兴向他所授都是武学中的大道,也是方志兴剑术进入化境后体悟而来,朱子柳境界远未达到这点,这路笔法又完全是由自己摸索而来,不走上歪路已是难得,更别说一下子达到书法武功的至境了。武学之路步步维艰,是否有人在前面教导指点,当真是天差地别,就连方志兴如此武艺,创立五行拳时也几次走到了歪路,便可知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