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3 海选驸马 (第6/11页)
可是您管着内厂,却无权更换内厂厂督,他们要是铁了心和公公为难,有杨凌在,皇上不会太过为难他们。所以,公公不如对内厂新提拔的那些官员示之以恩,拉拢渗透,对吴杰、于永等几个首脑打击限制,示之威,双管齐下,恩威并施,一年半载之后,内厂便是公公地臂指。” 张文冕神气地道:“何须如此费力?直取中枢,接管内厂,吴杰、于永挪不走,那就不挪!把他们高高抬起,挂在墙上。从司礼监挑选几个得力的人去内厂做档头,接手他们的生意和秘探,内厂便是公公囊中之物了,让他们连反抗都来不及,此所谓以迅雷不及掩耳”。 刘瑾欣然道:“文冕的计划好,嘿嘿,杨凌年轻轻的就做到了国公,再不安份要招天忌的。咱家这是替他消灾弥祸,做善事呐。” 这时,一个小厮捧进一堆奏折,放在桌上,轻声说道:“公公,这是今天百官送来地奏折”。 刘瑾定下的规矩,给皇帝上奏折,先要用红色帖子送给他。称为“红本”,然后再上报通政司,称为“白本”。这一来完全剥夺了通政司有权直接上达天听地权力,通政司偌大地衙门成了司礼监的收发室。 刘瑾这么做一是为了剥夺通政司之权,但是还有一个原因。刘瑾这人读书不多。读书人写奏折又喜欢怎么深奥怎么写,他看着吃力,也看不懂,又不愿意这么稀里糊涂给皇上呈上去。所以想出这么个办法,所有奏折一式两份,提前送到他地私宅一份,以便什么事都做到心中有数,随时可以和手下商量。 “有紧要的事吗?”刘瑾顺口问了一句。 “公公,百官送来的贴子都没写上‘急’字,不过最上边一贴是通政司转过来地,说这是内廷事务。与外廷无关,不应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