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_368 紧锣密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8 紧锣密鼓 (第20/22页)

也正因为如此,杨虎、刘六等人扯起大旗造反,才能把招收的人马迅速形成强大战力,这里的官兵根植于此,所以武功底子也不弱,好好调教还有希望。

    等到各路兵马走了一遍,已经大汗淋漓,此时艳阳高炽,连台前的将领们也受不了了。可是杨凌已摘了遮阳帽,晒地额头冒油,站在台前不动,他们自也不敢行动。

    杨凌上前开始训话,所讲开宗名义不外乎是朝廷、皇上一类恩抚赏慰的话语,随后开始谈各路军队共守德州,当同舟共济、众心齐一。

    杨凌随即令中军高声宣读军中十七条五十四斩,一条条高声念来,念一条还得仔仔细细用口语解释一番,把那中军累的声嘶力竭,台下士兵们晒的脑袋冒油,听的昏昏欲睡。

    杨凌见此情形,踏前一下。大喝道:“全军注意、向前三步走!”

    三军一怔,传令兵最先反应过来,连忙高声传达军令,三军参差不齐地各自向前走了三步,离点将台更近了一些。

    杨凌威严地一扫全军,提气高声道:“小小的烈日艳阳就受不了啦?你们都是当兵的人,军令一下,漫说天上日头太热。就是天上正下刀子,让你不动,也不许动。自古有句话叫兵败如山倒,都听过吗?还有一句话,叫军令如山!军令如山啊!军令不得奉行,这山就倒了,这兵就要一败涂地!”

    他转头对中军道:“继续念!”

    “是!”中军哑着嗓子吼了一声,继续嘶吼着。台下的士兵骂骂咧咧却不敢高语。只得耐着性子听着中军官驴一般地嚎叫着。

    就在这时,有人匆匆跑上台来,对罗光权耳语几句,罗光权立即走上前悄悄说与杨凌,杨凌退到台侧。唤过保定、天津几路地指挥将领商量一番,原来有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