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71 暗起杀机 (第10/11页)
望一眼,杨虎受官府欺压剥削,生活难以为继,才愤而进入绿林,崔莺儿自爷爷那一辈儿就因饱受苛捐杂税之苦而举家迁入深山,占山为王,做了绿林大盗。 两个人可说对做官的全无一丝好感,杨凌是多大的官儿?若说他沽名钓誉,赈济一下灾民、处理几个贪墨小吏,效果既直接又明显,用得着这么费劲儿么? 杨凌笑了笑道:“这几日忙着边关战事,一直未顾上去看看这些作物,杨某心中真是有些挂念了。如果顺利的话,明年这种高产庄稼就可以在大明天下推广,三位可愿先去瞧瞧?呵呵,请!” 杨凌带着几人来到暖窖,将种种作物一一介绍给他们,和那南洋归来的老农你一句我一句向他们讲述这些庄稼地特点。 杨凌知道这时的庄稼娇贵的很,旱了涝了、虫害重了收成都大受影响,要是风调雨顺的话辛苦一年一亩打出三四百斤粮食就算是一等的良田了。 而蕃薯、马玲薯自南而北皆宜种植,亩产至少两千斤,南方甚至可以一年三种,玉米不争良田,产量也远胜原有作物,想想这些庄稼将来可以救活无数的灾民,杨凌抚着那些青青的秧苗,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 崔莺儿听杨凌侃侃而谈叙及的那副丰收景象,一双明亮地眸子悄悄地注视着他,心中充满了好奇:这个官儿和她印象中的官员大不相同,他肯为百姓着想,读书人都将耕作视作下贱地事,他却好象十分热衷于农事。 崔莺儿脑海中有关杨凌的种种传闻交织在一起,高高在上的天子宠臣、冷血嗜杀一夜之间铲除东厂的内厂督主、痴情重义为了爱妻敢抗圣旨的痴书生、威风凛凛大败倭寇的将军,和眼前这个谈起庄稼眉飞色舞,全无一点官威的公子实在无法联系在一起。 她望着棚子种着的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