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白衣天下 363 逐鹿正当时 (第9/18页)
了,李东阳退了,杨凌隐了,正是他这棵四十多岁的小白杨茁壮成长地好机会。如果把两个一向交好、名望地位办事能力又远不如他地老同事拉进权力中心。那么他就是当朝第一人,尽可一展政治抱负。 杨凌想了一想。又问道:“那么依李大学士所见,王华、杨一清两人,谁更适合执掌吏部?” 李东阳露出一丝喜色,知道杨凌已有决断了,便立即答道:“自然是杨一清!” 杨凌颔首,又问:“那么司礼太监一职,又是何人同大学士争议?” 李东阳苦笑道:“还用和我争么?是戴、张、苗三位公公唇枪舌箭,争地不可开交,三人皆受皇上重用,各说各理,任用任何一人,其他两人都不服气,皇上为难不已,司礼监现在也是虚设难定呀”。 杨凌闻言低头不语,这三人与他关系都很好,苗逵那是一直以来的战友,自受王岳、范亭打压时,就是患难之交,逮捕王岳、擒杀范亭,苗逵坐镇中宫,才令他没有后顾之忧。这一次处治刘瑾,苗逵也出力甚大。 张永不必说了,原本都是好友地八虎之中,始终和自已保持友谊、而且很有义气的就他老哥一个,这一点连谷大用都远远不如。至于戴义,那是帝陵金井漏水案的同谋,现在等于是自已的铁杆亲信,也不能伤了他地心,想至此处,杨凌也不禁为难起来。 李东阳肃然道:“国公,司礼监职权,从无明确范围。名义上司礼掌印太监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太监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硃。事实上他们的职权,可以无限地扩大。掌理章奏、照阁票批硃,就使他们成了内阁中的内阁,司礼监也就成了宰相中的宰相,所用非人必酿祸患,实比内阁大学士人选还要重要”。 杨凌沉吟半晌,方颔首道:“我明白,这两件事,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