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40 三吴佳丽地 (第8/14页)
意过来瞧瞧,这便走了”。 杨凌领着人一路往回走,默默无语,神色有些凝重。黛楼儿悄悄觑视着他地神色,琢磨着他的态度,渐渐摸到了一点头绪。 她试探道:“其实沿海不过是有些倭寇作乱,不足动摇大明根本,四海番夷那些小国也没有实力侵我大明江山,大人心忧所为何来?” 这个黛楼儿虽有见识,毕竟也不能看的那么远,她哪知道就是她眼中那些不足为虑的番邦小国,在十几年后,就开始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想要打开中国这个市场。 当用尽办法,他们都不能同这个天朝上国取得商业交流地时候,适时而生的坚船利炮给他们提供了武力的机会,使这些弹丸小国可以称霸海上,从而开始称霸世界。 这番道理,中国要到几百年后,从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教训中才能懂得,现在除了来自后世的杨凌,谁会知道那是多么惨痛的教训,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一百多年前造出称霸世界的巨大海船地龙江船厂现在已形同一片废墟,再过一二百年,现在生机勃勃的中原世界,是不是也要步入一片荒蛮? 杨凌早知道胆朝海禁直接使中国的水上力量急剧萎缩,间接造成整个国家科学、经济的发展迟滞,可是看到今日的景象,他才知道目前事态就已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再过上几年。不止是船厂没落,恐怕连个能用的工匠也找不到了。这些世袭的工匠可没有专门地学校,他们地技艺是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代传下来地。如果无船可造,如果学造船连饭都吃不饱,还会有人教、有人学么? 想想所知的历史,如果不是现在朝廷禁海、禁造船,中国仍能继续称雄远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