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70 再遣将帅 (第12/17页)
忙道:“皇上,用兵之道,不是那么简单地,臣正在想,大明精锐之师便是京军,可京军战力反不及甲仗兵器简陋的边军,乃是缺少战争训练的缘故。 这场战事结束,皇上不妨将京军调往边塞,以强悍的鞑子做最好地老师,各部轮番守边练兵,同时将边军调往京城,由臣和皇上各自领军作战,从这些实战经验丰富的军队身上学习统兵挂帅的本事,到那时大明军队个个战阵经验丰富,兵能战,官能将,皇上再亲自领兵出塞,重演洪武、永乐二帝时的威风如何?” 正德听的眉飞色舞,连声道:“好好,甚好,那依你看,如今朕该怎么办?” 杨凌看了一眼刘瑾,刘瑾忙媚笑:“前方战事不利,非兵寡将怯,而是没有统兵的良将,奴才查过李大学士推荐过的杨一清,据说此人深谙兵法、熟悉边塞,好野战、可以为大同之帅”。 正德点头道:“准了,这个杨一清现在什么地方?” 杨凌笑笑道:“前些日子不识时务,上了一封奏折为刘健谢迁说情,目前罢职赋闲在家呢,不过皇上一道圣旨,他必定欣然从命的。另外臣再保举一人,礼部尚书王华之子王守仁。就是为皇上进疏想出克制倭人利刃之法地那个兵部主事,此人不拘阵略,喜欢随机应变,战场情势瞬息万变,可以起用他辅助杨一清”。 刘瑾提心吊胆,生怕正德又问一句这个人在什么地方,好在正德一听是兵部主事,还以为他仍是现任。也未多问。 杨凌又道:“皇上,杨一清因罪罢职,此番皇上重新重用,他必然感恩戴德,但他是戴罪之身,如果再派监军,杨一清必然心虚气短、饱受掣肘,不能尽展所长。 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皇上不妨令他全力负责战事,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