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9 祸从天降 (第15/17页)
.。 蓄势已久的除jianian计划变成了扯皮,双方各执一点,互相攻讦,在中和殿内争得面红耳赤,可是两个当事人和裁判却成了旁观者。 两方的中坚份子和搅混水、和稀混的官员一直扯到由于时辰已到,皇帝不得不发话让他们统统出宫,这才暂时告一段落。 杨凌此时才知道真相。和焦芳等人一番研究之后。也不得不垂头丧气地接受这个现实。官员们对于名声之热爱,实是狂热无比。如果不除掉这个后顾之忧。出于爱惜羽毛之心,他们畏缩退让,甚至拖起后腿来,很难众志成城,对抗刘瑾。 如果没有众口一辞地认定,以小皇帝的个性,也决不会允许有人去抄刘瑾的家,从而栽脏陷害。事情地症结,就在那个信匣之上,必须把它拿到手以安百官之心,才能重整旗鼓。 第二天,杨凌、刘瑾不约而同,同时具折告假:他们病了。 朝中对于两人的攻讦仍在继续,但是观望者明显增多。继续攻讦只是要保持这个话题不倒,免得就此结案,以便等待机会重新发起进攻,刘瑾和杨凌比在朝上还忙,刘瑾忙着拉拢官员,反正已经撕破了脸,以前是威逼利诱,现在连用信柬敲诈也用上了,以便争取足够的力量打垮杨凌。 他知道,这一次杨凌如果输了,只是输掉功名利禄,如果他输了,却是身家性命,岂能不尽心竭力?杨凌一边却没有太大的动作,刘瑾用来控制百官的,是威胁和敲诈,百官心中除了畏惧,相应而起地就是愤怒和仇恨。 畏惧有多大,仇恨就有多大,这是一柄双刃剑,一个不慎,就会反噬自身。让它反噬的力量,就是把那个锦匣弄到手。可是这是刘瑾对付杨凌的利器,他保管必十分严密,如何才能到手? 为了这件事,杨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