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91 家中来信 (第8/11页)
十七年的武状元许泰?武举时朕为太子,曾微服去科场观战,此人武艺十分了得,兵书战策也极精通,杨总制用将得当,若是他能大胜而归,朕晋封他做总兵!” 杨一清听杨凌述说了与朵颜三卫的秘议,思忖再三倒也没有再劝皇帝回京,可是待他加派了五千兵马亲自将杨凌一众人送回大同后。立即飞马驰回,急召已返回青牛关的王守仁,商议改变战略,调重兵把守大同外侧诸关,毕竟再大的战功也不如护得皇帝周全。 王守仁听闻伯颜可汗将重兵向平顺、壶关一带转移,担心他们趁势脱离主战场,返回蒙古草原,现在苗逵、许泰的大军尚在鞑靼各部盟间游走。万一不及撤回,可就全交待在那儿了,是以向杨一清提出异议。 杨一清想也不想,立即驳了回去。皇帝在此地消息,在与朵颜三卫会盟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虽知王守仁绝对可靠,而且是自已地心腹。杨一清也未敢将真实消息告诉他,所以王守仁对杨一清的战略十分困惑。 不过他对杨一清不止是钦佩,而且是真心尊重这位上官,沉思片刻便提出亲领一军尾随伯颜可汗的大军,如果伯颜声东击西。趁势退去,可以拖延他们的行程,为苗逵、许泰争取时间。 杨一清权衡片刻点头应允,命大同参将卢刚、游击将军范有时。加上王守仁的部队共计一万八千人,驰援平顺、壶关,以为接应。 正德遂了心愿,回到大同驿馆安份了许多,经过这一事杨凌也不敢再大意,整日在驿馆中陪着他,等候伍汉超从关外带回消息。 为恐小正德在驿馆中郁闷,那个戏班子被包了下来。一演便是三天,这个草头班子在本地还是有些名气的,不止是唱戏,还有些杂耍马戏,听说代王纳侧妃进门地日子大宴宾客,王府上下处处笙歌,共请了大小九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