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2章 (第1/2页)
陈豨一方面对于皇帝刘邦的疑心、猜忌之心深有体会,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韩信确实用兵如神,是个顶级的军事大家,所以他犹豫片刻,立即就答应了。 陈豨想的是,答应就答应,这将来的事谁说得清楚,他没事自然就没韩信什么事,他万一要是出事了,韩信还真是个得力的帮手。】 刘邦怒目直视着韩信,沉声道:“这便是你说的没有反心?你没有反心会和陈豨说这一番话?” 韩信抿了抿唇,半响后,哑声声音道:“臣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陛下没有确切的证据就将臣削为侯,圈禁在京城内,这叫臣怎么甘心?” 理智告诉他,他不该质问陛下的,但这时候的韩信才刚刚平定大汉,他是骄傲的,他无法忍受自己将来会被圈禁,他不应该留在京城内,他要的是广阔无疑的天地,是沙场征战,那才是他要的归宿! 刘邦深深闭上双眼,复又睁开,“你也说了赫赫战功,大汉要安稳,必须将权力集中在皇权上,大汉才能走远。” 这便是皇权集中,汉承秦制啊! 韩信一时无言,众诸侯王亦是如此……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想要的无非是权力、财富,然而天幕告诉他们必须将他们手中的军权交予皇帝手中,将皇权集中。 【韩信对陈豨说的这番话来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如果单论史记里的记载,这时候的韩信对刘邦已经有了背叛之心,但后世还有很多人觉得韩信是绝对不可能叛汉的。 理由也很直接,当初韩信坐拥天下三十万大军,刘邦二十万大军,项羽十万,天下所有的兵力都在这三个人之中。 当时的韩信要是说都不帮,保持中立的话,那么项羽、刘邦谁也灭不掉谁,三足鼎立将提前四百多年到来。 但偏偏韩信的天平是歪的,他歪向刘邦,蒯通、武涉怎么劝说都没用,所以那个时候的韩信完全有能力一争天下的,他都没有争取,如今就更不可能叛了…… 所以后世人对韩信究竟有没有背叛刘邦的心保持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猜测。】 【总之,在史记的记载中,当时的韩信准备动员长安城内官员的那些工匠、奴隶等等,把他们召集起来,向京官谎称这是刘邦的命令。 为什么他敢假传圣旨呢?因为当时的刘邦不在首都长安,刘邦已经去到了前线,正在讨伐陈豨。 皇帝不在首都,诺大的长安城当时是太子监国,嗯……应该说吕后辅佐太子监管朝中的各大事件。韩信觉得这是一个好时机,准备带着召集起来的人一同前往袭击吕后和太子。 韩信在经过了周密的准备后,正要起事的时候,出现了意外。 韩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