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3章 (第1/2页)
后来新罗偷袭并占据了倭国苦心经营的一块地盘,双方就此结仇。 新罗就和如今的h国一样,什么都想偷,什么都想占据,也不掂量自己几斤几两,一出事了,就想找大唐给他擦屁|股。 因新罗的这一番行为,倭国开始跟百济、高句丽狼狈为jianian。 公元645年,这一年是太宗皇帝东征高句丽的同一年,倭国孝德天|皇发起了一场模仿大唐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这一场改革是倭国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改|革一定少不了反对者,所以当时倭国内部出现了大量的反对派,政局非常不稳定。 大唐介入朝鲜战局,与新罗结盟,势力会挤压倭国的利益空间。 唐军在辽东战场上局势大好,等到大唐灭亡高句丽,到时候朝鲜半岛将被整个大唐控制,如此一来,倭国甚至会被重新纳入中华秩序。 所以这个时候倭国的反应非常强烈,有道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倭国虽然没有斩杀新罗的使者,但也没有客气,直接将对方驱逐了,这学习过大唐礼仪的倭国是一件非常不合礼仪的事情。 倭国继续加强与高句丽和百济的关系,唐朝立刻便意识到了倭国的立场变化,所以唐高宗在派遣苏定方前往攻打百济的时候,就扣押了倭国的使者。 等倭国收到消息的时候,百济已经被苏定方一战灭国了。 到这个时候,倭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损失了,倭国朝廷受到了反对派的强烈鄙视,皇室威信荡然无存。 这时,百济复国运动的使者派人到倭国迎接做人质的王子扶余丰,顺便请求倭国援助百济的复国运动。 倭国齐明女皇决定亲征,向大唐宣战,然而不巧的是……她在出征的前夕暴毙了。】 ……这剧情有点熟啊! 这可不就和当初突厥的启明可汗、处罗可汗一样,刚准备发兵,第一步就死了…… 太宗神色一愣,随即笑了,“大唐自有天佑。” 魏征拱手,“臣私以为不是天佑,乃是天子佑。” 大唐虽然佛教盛行,但他魏征可不是会将事情寄托于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上,与其说是上天保佑,倒不如说是实实在在的大唐天子在镇守着大唐。 群臣:…… ……谁说魏征不会说话、过于耿直,这家伙分明是对着他们这些同僚耿直。 太宗闻言,哈哈大笑。 【倭国新上位的天智天|皇对是否出兵犹豫不决,但为了“帮助”盟友保住朝鲜南部的利益,也为了维护大和朝廷的威信,压制国内反对派,这位天|皇琢磨了很久,还是决定拼一下。 但它又非常担心大唐的实力太强了,这要是万一大唐打到了它们倭国来,那不就完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