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0章 (第2/2页)
于是,唐高宗决定出兵百济,既能解决新罗之围,又能在战略上包围高句丽。 唐高宗派遣了新一代猛将,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军队十二万余,战船近两千艘渡海攻打百济,大军从山东成山渡海,在熊津江口击溃百济军数千人。 苏定方水陆并进,直取其都城泗沘。城外二十馀里,百济倾国来战,唐军大胜,杀百济军一万馀人,唐军入泗沘外郭。 与此同时,新罗大将金庾信在黄山大胜百济大将阶伯。 百济义慈王及太子扶余隆逃入北境,苏定方进围泗沘城。 义慈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帅众固守。 百济太子的儿子扶余文思说:“王与太子皆在,而叔遽拥兵自王,假使能却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 于是他率领左右逾城降唐,许多百姓也跟从,扶余泰不能制止。 苏定方命军士登城立旗帜,扶余泰窘迫,开门降唐。于是扶余义慈、扶余隆及诸城主都投降了。】 太宗闻言,欢喜大笑,“好一个苏定方!!大唐当真武德充沛!” 这一刻他想起自己的父皇,看来一个好的年号还是相当重要的,这算不算给大唐开了个好头…… 等等,年号…… 太宗皇帝一顿,“这……方才天幕说高宗改年号是“永徽”,那这个“显庆五年”是……难道换年号了?” 房玄龄笑着道:“汉武帝曾用过十一个年号。” 太宗无奈地笑了笑,这倒也是,只要皇帝乐意,换多少个年号都可以。 【拿下百济之后,百济的残余势力联合倭国进行反扑,于是爆发了著名的“白江口之战”。 这一战极具有特殊性,这一战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已知较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 这一战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 一大堆听起来就让人不明觉厉*1的词语出现,大唐天幕下,百姓、朝臣、皇帝皆是一愣,这到底在讲什么? 房玄龄推测着,“这百济联合倭国进行反扑,与大唐爆发“白江口之战”,这是中|日两国的第一次交战?” “百济已不成气候,那这中、日两国,定是后世的大唐与后世的倭国了……没想到后世,倭国如此小国居然还在。”房玄龄道。 “第一场交战,意思是会有第二场,第三场……”太宗喃喃低语道。 片刻后,他又道:“东北亚地区,国际?” 太宗凝神细思,“想来世界真的很大,朕许是不该将目光只放在大唐以及大唐周边的小国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