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_819 一码归一码(4k)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19 一码归一码(4k) (第7/8页)

简单的在食堂吃了午饭就穿上防尘服,在梁孟淞的陪同下视察生产线的运作。

    邱慈云还在德国,按计划是下个月月初回来。

    梁孟淞同样注意到外国人,但在知道是高盛的副总裁之后也没在意,平静的为方总解说目前的制程研究进度。

    简单说,45nm的研发形势喜人,六月份就开展风险试产的准备工作。

    这既因为梁孟淞在台记的经验,也因为今年开年以来的预算持续拨款。

    随着冰芯与高通、易科形成良性循环,65nm的产能利用率在二季度持续走高。

    全球市场逐渐复苏,智能手机的需求很大,又因为易科Mars系列的带动,高通的MS芯片获得很多厂商的青睐。

    不光方卓,连旁边的菲利普都听的连连点头。

    “但是,现在也有个问题。”梁孟淞介绍了好消息之后也不忘提提难处,“我们在后续制程的技术方向上出现了分歧。”

    方卓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冰芯对先进制程的研究不是按部就班的,而是有多有少的同时研究和论证。

    分歧这个词不是好词,尤其从梁孟淞的口中出来,那就不好了。

    能和梁孟淞分歧的是谁?

    方卓斟酌道:“我们的45nm还没完成,后续的时间不都很多吗?”

    “从32到28nm,我和胡教授、邱总都有些不同意见。”梁孟淞淡淡的说道,“或者说,意见还挺尖锐的,晶体管在平面结构已经快走到尽头了,后续的成本会有个飞速提升,嗯,从32nm之后,这个投资成本就会越来越高。”

    方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