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_分卷阅读37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8 (第3/4页)

邺,这岂不是东晋王朝的发端?“王与马公天下”他还是知道的,说的便是东晋之事。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衍,现在已经跟司马越勾勾搭搭,到了王导时期,更是促成了士族和皇权并立的格局,传唱千年。

    然而心底惊讶,梁峰却故意反而道:“郭侍郎也要南渡?”

    郭通讶然失笑:“若是连我也南渡,晋阳家业又当如何?”

    话里的意思倒是分明。他一个疏宗,走是走不脱的,终归还是要守在家中。但是嫡宗的去向,就难说了。

    看来士族南逃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些人倒是从未考虑过被他们放弃的故土,会变成如何模样。

    不过这些,并不是梁峰需要在意的。事实上,高门逃的越多,他越好治理州郡。不过想可以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梁峰叹道:“等到剿灭伪帝之后,洛阳便能花出心思对付匈奴。伪汉只是癣疥之疾,悉心应对,总有大乱消弭的时日。”

    “正是如此。”郭通十分认同的颔首,“此次我约使君前来,想说的也是大乱后的治平。并州已经三年未曾考评了,记得使君正是当时最后一批。如今六郡恢复泰半,也是重启九品考评的时候了。”

    梁峰闻言眉峰一动。这是想来分权了吗?

    中正官向来由世家高门,而且是现任官员兼任,致仕者不能为中正官。王汶就是前任并州大中正,但是出逃之后,他辞了官职,中正一职自然也就卸任。等于说并州已无中正官。

    若是放在平日,朝廷必然会重新指派一个中正。可是现在各州都兵荒马乱,谁还惦记选贤之事?这事便耽搁了下来。而郭通想要的,正是大中正之职!

    郭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