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6 (第2/4页)
走去。 去岁, 陈悦得知了冀州募粮修路的消息。苦思许久后, 终于下了决心, 包下了一段十里左右的官道。因为工程不大, 需要的粮草也比想象的少,陈悦还以为做了一笔划算买卖。谁料真正运来了粮, 开始动工时, 旱灾也初现端倪。 这可是大旱时的一船粮食啊!哪怕是在老家贩售, 也是一大笔钱, 何况千里迢迢运到冀州? 更重要的是, 一旦发生旱灾,各地工程都要停摆。若是匪祸四起,还会引得流民入境。冀州平定才多长时间?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熬过大旱吗? 虽说当地官府一直说路还要修, 不会半途而废,但是跟他一起包下路段的客商,有大半都反悔离开。虽然损了人力物力,但是终归没有亏本。是趁早离开,保住本钱。还是咬牙舍本,搏上一把?不知怎地,陈悦想起了自己初到晋阳时见到的盛景,竟然头脑一热,留了下来。这下,可把他彻底拴在了冀州。 每日都要前往工地,监察役夫劳作,推算粮食损耗。他出身小族,又没有那么大的财力,真是恨不得把一文钱掰成八瓣。亏得修路的官吏未曾使出什么坏招,也遵守了当初的承诺,没在他的工地上再添人手。就这么一点点,硬撑着修了起来。 旱情一日重过一日,每天都能听到又有多少流民入境,又有多少兵匪出没。陈悦只觉自己踏在一条悬丝上,随时都可能坠入深渊。然而这摇摇欲坠的平衡,却始终未曾被打破。来自幽州、青州、兖州的流寇,总是刚刚入境,就被剿灭。那蜂拥不止的流民,也在被更加复杂的工程吞纳。 只是区区冀州,就有如此能耐吗? 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