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96 (第3/4页)
基础的军事培训,已经初建规模。 “差不多。但是要比现在更系统些,学制更长。除了数算兵书外,还要学史、练技、育德。就如郡学一般。”梁峰道。 这基本就是军校雏形了。其实宋代,就曾出现过武学。学制三年,教授兵书、战史、各项军事技能,以及基本的政治思想教育。也正是这样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宋军在缺马的前提下,硬抗了辽、金、蒙元上百年。 现在并州面临的情况,也颇有相似之处。周遭都是强悍的游牧民族,而且不出意外,会是走了一个换另一个的车轮战。若只练兵,不练将,早晚也是麻烦。 听是听明白了,奕延却不怎么认同:“若是如此,遴选是个麻烦。主公手下只占三州,说不定会生出变数。” 奕延说的是学员的忠诚度问题。梁峰现在势力虽然不小,但是终归只是个诸侯。一旦军校里教出来的学生,投了朝廷,甚至匈奴,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闻言,梁峰道:“是有此顾虑。” 这就是正统性的重要了。想不为他人作嫁,唯有自身根基过硬。他起家的时间太短,能够有个封地源源不断提供基层军官,已经极为难得了。 “还是要想法扩一扩编啊。”最终,他轻叹一声。 越是乱世,军事人才就越多。而这些人,可不是区区一州、一郡能够涵盖的。 就像张宾,若非毛遂自荐,他也不会晓得还有这样的能人。后世辅佐苻坚的王猛,更是十六国首屈一指的军事家。没道理三国时群雄并起,谋士如云。等到西晋就成了孤零零的硕果仅存。说来说去,还是纳贤的渠道不够宽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