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_分卷阅读4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4 (第3/4页)

要说:  看到有人问段氏鲜卑,呃,人家当然都姓段啊(喂名字似乎是音译,所以有好多写法,这边就按晋书来吧

    第264章 三线

    “上艾守住了, 敌军开始分兵!”当军情飞传到刺史府时, 不少人都松了口气。

    第一战的目标, 算是达成了。幽州兵马过多,绝不能任其深入。首先要在陉道口砍上一刀,促其分兵才行。有了后路的顾虑, 前军没法打的太过自如,这才能达成诱敌深入,又不至于失去主动的效果。

    梁峰的表情却没有轻松多少:“命令张和严阵以待,务必把敌军拖在乐平国!”

    上艾的胜利,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冷兵器时代, 克制骑兵的最有效手段, 从来都是弩阵。汉时是如此打的, 唐时也是。到了宋朝,更是把寨堡弓弩作战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意味着大批量的后勤补给和压倒性的军工体系。说直白点, 就是综合国力的比拼。

    在没有同等规模的骑兵之前, 并州兵想要抵御幽州铁骑, 只能靠这样的打法。上艾和霹雳营, 正是一次颇为极端的尝试。只是弩弓配置和霹雳砲升级,就不知花了多少本钱。那个大铁球,也是几次尝试之后,方才做出的改良。

    现在的工业水准,无论如何也造不出火炮。但是任何远程武器的根本原理,都是想办法提供动能,发射弹丸。按照这个思路,改良投石机才是最简单的方法。而新型霹雳砲投入实践已经超过两年,荷载、射程和抛射角度的精确化,都有了长足发展,才让后世的阵地炮战有了可能。

    上艾会胜,不足为奇。重要的是胜利之后的下一步安排。

    寨堡模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