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9 (第2/4页)
着蜿蜒伸展的水道,缓缓流淌, 划过冬日荒芜的旷野, 直抵天际。 这便是九泽渠了! 梁荣当然听说过这个新修的大渠, 但是从未想过, 从在高处望去, 会是如此壮观!这渠真的是一年内修好的吗?若是将来水满,能灌溉晋阳所有的田亩吗? 心底好奇,他自然而然问了出来。 梁峰笑道:“这渠尚未真正修完, 还要在西河国开辟支流。而且它的功效也不仅仅是引水灌溉,当汾水爆发洪灾时,亦可以蓄水分流,避免下游百姓遭灾。若想彻底完工,恐怕要再花数年时间。” “数年时间。”梁荣重复了一遍,他这般年龄,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工程呢。 “既然水渠如此好,是不是也要在冀州建一座呢?”梁荣忍不住又道。 “水利是好,但是也不能轻率行事。任何大型工程,都要详尽测绘,仔细推演,否则只会祸国殃民。”梁峰不是不想修渠,只是这等规模的工程,如今也只有并州能够做到。其他州郡要想修建水利设施,先得花费几年分析水路,测绘评估。在人力物力都有限的情况下,还是优先道路和运河为好。 听到阿父这么说,梁荣突然想起了师长们教导的东西:“可是如此重的徭役,不是会让吏治动荡,百姓离心吗?何况大灾之年。” 当年的秦国,就是连修阿房宫、始皇陵、长城、秦直道,徭役不堪负荷,二世而亡。为什么阿父一年里修了这么多东西,反倒没人作乱? “因为这不是徭役,是赈济灾民。”梁峰叹道,“百姓遭灾,失了土地,逃荒而来。然而不论是冀州还是并州,都没有足够的熟田给他们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