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日常生活_第6章 社会篇:古人工作,什么行业最赚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社会篇:古人工作,什么行业最赚钱 (第20/43页)

正月初三日定为“天庆节”,放假五天。这样算下来,宋朝的实际假期加一起比唐朝还要多一些。真心感觉宋人的生活幸福指数达到了古代的高潮!

    到了元明清三朝,中央集权进一步发展,为了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官员工作自然不敢放松,旬假逐渐淡化甚至一度被取消。节日假也少得可怜,明朝《古今事务考》中说:“国朝正旦节(元旦)放假五日,冬至三日,元宵十日。”最恐怖的是朱元璋时代,他自己是个工作狂,因此也不许员工休息,一年只放假三天。综合各种说法,明清两朝每年的假期最多不超过50天。

    纵观古代假期长短的变化,本质上体现的不光是统治者人性化的增减,也是朝廷对社会管控程度的变化——越是专制的时代,就越需要加强对社会的管控,官员的假期也就越少。

    58 古人如何寄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通讯技术落后的古代,寄信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信息通讯手段。那古人是如何寄信的呢?有人会想到古代的驿站系统,遍布全国,高效快捷,还有“五百里加急”。但你想多了!驿站是专门给皇家和官府使用的,跟平民没有关系,那个时代“不为人民服务”。

    作为普通民众,寄信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找熟人捎带。

    古人一般不出门远行,除非特殊情况,比如说书生赶考。如果是秀才去考乡试,一般去省城,这样省内信件就可以捎带了。如果是举人考会试,那就得进京了,基本上半个中国都能捎带了。

    官员调转或进京述职,也可以帮人捎带信件,前提是你得有个做官的朋友。有的官员朋友太多,出行时帮人捎带信件也会成为负担。《世说新语》就有一则故事:东晋有个官员叫殷洪乔,在豫章(江西南昌)做郡守。他从南京述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