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社会篇:古人工作,什么行业最赚钱 (第30/43页)
”类似今天的寒暑假。 隋唐时建立了科举制,极大加重了古代学生的学业负担。为了考科举,学生们都是日夜苦读。所以,唐朝之后的学生上学只能更累。 官学如此,私学也不可能轻松。私学的师资和平台都比不上官学,所以学生得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私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制度标准,各类私塾、书院都是自行安排作息时间,一般天亮即入学,下午放学。尽管放学比今天早,但放学后的作业很多。古代科举考试需要熟背经典文献,所以大家放学后得继续背书。必背的儒家经典“十三经”,原文和注释加起来有60多万字,这可不是今天背几首古诗和几篇文言文能比的。明代文人谢肇淛有“夜读书不可过子时”的名言,子时是现在的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说明那个时候读书到凌晨是普遍现象,所以才会有这种劝告。 要说古代上学最累的,还得是清朝的皇子群体。清代史学家赵翼曾大发感叹:“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清朝皇子6岁即入学,15岁封爵后方可毕业。每天天不亮就要进宫,比上朝的大臣还要早,因为要比老师早到一个小时温习前一天的内容。每天的课程也非常繁重。早上5点就要开始上第一节课,类似今天的外语课,学习满语和蒙古语,有时还要选修一些藏语和维吾尔语。第二节课是汉文课,类似今天的语文和历史,不但要学儒家经典著作,还要学《史记》《汉书》等官修史书本朝先辈的创业史以及先帝留下的圣训。这节课时间最长,要从早上7点多到下午3点左右。最后是体育课,要学骑马和射箭,下午5点才能放学。每天上学期间除了吃饭时间只能休息两次,每次15分钟。更为恐怖的是,他们没有周末,没有寒暑假,一年当中只有5天能够休息——春节、端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