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生活篇:古人没厕纸,怎么上厕所 (第31/34页)
了宋代大户宴饮时的投壶场面,比较真实地还原了投壶这一运动的历史原貌。 投壶的具体规则是怎样的呢?不同时代的规则不尽相同,同一时代不同地区的规则也有区别。司马光是个投壶爱好者,看到社会上投壶玩法繁杂,就写了一部《投壶新格》来总结和规范投壶的规则。位高权重的司马光,居然会为一项体育运动写专著,可以看出古人并不是死板一块,也是爱生活、爱运动的。我们就以宋代为例,说说古代的投壶规则。 投壶用的壶,最初是光面的,晋朝时壶身上部多了两个壶耳,壶耳内也可投掷。宋代的投壶沿用了带壶耳的壶。投壶有多种得分方式。第一箭投入壶中,叫作“有初”,得分十算,也叫十筹。第二箭开始,连续投入的,叫作“连中”,得分五算。最后一箭投入壶中的,叫作“有终”,得分二十算。投壶一局一般投12支箭,全部投中称为“全壶”,如果一方“全壶”则立即胜利。投壶时,箭身前半段进入壶内,后半段倚在壶口边缘的,叫作“倚竿”。倚竿是很难cao作的,多半是靠运气。在电视剧《知否》里,明兰投壶时最后一箭就是倚竿,还因此赢得了比赛。然而按照司马光的新标准,倚竿是不能得分的。因为司马光认为倚竿是靠运气,不合礼仪,所以不算分。司马光是《知否》同时期的人物,也许是新规还没有普及,否则明兰就赢不了了。还有比倚竿得分更高的“倒中”,即箭倒着进入壶中,这种cao作极难,可以得分一百算。 说完了投壶,我们再介绍一下古代的足球。无须惊讶,从某种角度讲,中国还是“足球”的发源地呢!只是那时候还不叫足球,而叫“蹴鞠”。1958年7月,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2005年,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