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望族嫡女_分卷阅读36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1 (第2/4页)

有根据瞎胡说,你想想,边关局势关乎大周国势,如果平京因着难民处理不当,而激发出民变,平京一旦乱了,军队的补给哪里还能顺利送往边关?

    缺粮少药,没有后援的后果,你说对大军的影响有多大?

    蓝明东为了事情能顺利的办成,还请了好些位说书的先生,在平京人流量最大的四条大街,每一个时辰宣传一遍。

    讲难民的可怜,说边关将士的不易,将捐粮捐衣对现如今的局势能起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还说会为捐款的人立碑,让善心人的美名流芳百世,这一件件,一桩桩的,说书先生都讲得通俗易懂,只要你不是个傻子,都会知道捐东西有利平京的安宁,捐了东西还能在功劳碑上留名。

    没两天,就连在外玩耍的孩童,嘴里都朗朗上口的背诵着,师爷们编写的顺口溜。

    也好在宣平侯夫人和蓝大夫人本就联合了不少官宦人家的夫人,一起联手做善事,趁机,这些官夫人也把自家捐献的粮食,衣服,都到才成立的捐献司报备。

    有了这样高调的带头人,后面捐献的人,也越来越踊跃了,有好些真良善的人家,还捐的超出自家本应出的那份,就算是那些吝啬抠门的,也至少把自家那份拿出来了。

    自然,类似这种事情,都少不了良莠不齐,以坏充好之辈,蓝明东逮住几个,便拿这些人立威,勒令他们翻十倍赔偿,若是做不到的,马上国法处置。

    这般杀鸡儆猴一番,再没有敢轻举妄动钻空子的了。

    有了官府有力的管理,很快,这些因大雪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就有了新盖的屋子住,这些安置百姓的避难所,就盖在在安福寺的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