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3章 (第2/3页)
利益的皇权。 事实上,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就是置身事外。 当局者迷。置身局中,是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的。 他能这么做,是因为他并不是天生的皇帝,而是来自于两千年后的穿越者,生活在皇权已经覆灭的时代。他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到了太多的皇家悲剧,深谙皇权的弊端,也见过更好的选择。 他要做的,就是用一种这个时代的人能接受的说法,将那个更好的选择变成制度。 比如禅让。 他一直觉得,西方那种一人一票的普选并不是最好的制度,太多的人受限于眼前的利益,并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而擅长cao弄民意,取得选举胜利的人,通常也不是合格的政治家。 懂王固然是笑话,奥观海又何尝不是? 相比之下,反倒是东方传统的层层选拔制度更利于政权的传承,更利于政策的稳定。 前提是要控制住皇帝个人的私欲无限膨胀。 其中一点,就是终身制。 再英明的人,老了也会惰政,头脑也会不清醒,也会做出糊涂的决定。 所以,在昏庸之前交出权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就算退居幕后,做太上皇,也要比直接掌握最高权力来得稳妥一些。 仅此一点,邓公就光耀千古,直追传说中的尧舜。 刘协也想这么做,只是眼下还没到那一步,有足够的时间酝酿。 既然伏寿提起,他就借着机会吹吹风。 效仿尧舜,行禅让之制,到了一定的年龄就选择退位,禅让给后继之君,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从道德上来讲,这是行上古圣王之制,想必不会有人反对。 就现实而言,老皇帝垂帘听政,扶嗣君继位,并送他一程,对政权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