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93章 (第2/3页)
祭酒之争,不过是缓急而已。在开发交州这一点上,臣与祭酒并无分歧。南方湿热,最利稻谷,日南、九真等地一年三熟,不仅是讨逆将军出海的最佳基地,也是朝廷开发江南的有利基础,当尽快纳入朝廷政令才行。自中原大乱以来,交州自治近二十年,日南、九真名存实亡。如果不迅速征服,只怕还记得大汉威仪的人老去,人心更难收拾。” 虞翻也说道:“公与之言,也是臣的意思。只是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中原人心未定,急于南征,只怕中原有变。且讨逆将军麾下将士久战,思归之人必然不少。借此机会,让他们家人团聚,将不愿意南征之人另外安排,再补充一部分新锐,再行南征,似缓而急,岂不更好?” 刘协听了,又转向桓阶。“伯绪的意见呢?” 桓阶拱手施礼。“祭酒与沮侍中之争,相差不过以年计,臣以为区别不大,无可无不可。倒是如何开发交州,却要用心思量。此次征南将军进军,新船之利有目共睹,或许应该在江南四郡多建作坊,架桥铺路,取得成效后,再推行至交州。”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远方来信 刘协听明白了。 虞翻、沮授、桓阶三人的意见看似大同小异,实际上都有自身的考量。 沮授希望朝廷能尽快开发南方,以南方稻谷补朝廷赋税,减轻冀州的负担。 冀州担负着为燕然都护府、幽燕都护府以及北疆边军提供钱粮的重任,压力很大。如果能从海路,将南方的稻谷直接运到北方,将大大减轻冀州的负担。 虞翻则在开发南方之际,也不愿意放弃对中原的渗透。毕竟就算都城南迁,都城也不会过长江,黄河、长江之间的中原仍然是朝廷的腹地,不能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