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6章 (第2/3页)
地笑笑,无言以对,却又心中一动,恍然大悟。 天子虽然尖刻,却说出了山东士族的软肋。山东人重文轻武的习气太重了,过于迷信户口、财力,以为人多就能战无不胜。事实证明,这个观点过于天真。 富足不等于强大,人多也不等于势众,重文轻武的结果就是文明变成了文弱,在野蛮面前连自保能力都没有,只能任人鱼rou。 天子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如果儒门不能改变既有的观点,真正贯彻文武并重,就算天子将兵权交还三公,他们也无法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一旦有外敌来袭,大汉根本没有御敌的能力,再多的财富也是蛮夷的战利品而已。 要想收回兵权,先要证明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担当,而不是只顾自己的利益。 荀彧越想越惭愧,大有无地自容的感觉。 他们一心想要权力,却忘了权力的背后是责任。 “我也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精通武艺。疆域日广,事务日多,文武分途是大势所趋。只是这不能成为读书人好逸恶劳的理由,没有一副好身体,如何铁肩担道义?再者,即使是西征,也不仅仅是武士的责任,儒生同样不可或缺。” 刘协搓了搓唇连的髭须,啧了啧嘴。“如今不缺精锐骑士,却缺擅长教化的儒生。像伏雅、荀恽那样的年轻人太少了。” 提到荀恽,荀彧心中泛起一丝喜悦。 荀氏子弟毕竟与众不同,允文允武,先有荀攸,后有荀恽,一个在北疆驱逐胡虏,一个在西域教化蛮夷,将来前途无限。 “陛下谬赞,犬子当不得。” “当得的,当得的。”刘协顺势换了话题,与荀彧说起了西域的事,缓和一下气氛。 西域这两年虽然没有大的进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