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74章 (第3/4页)
十多年前的事,很多当事人都不在了,身边也没几个了解情况的人。因为编撰党锢史事的缘故,他收集了一些信息,关于这件事的叙述也不多,而且互相矛盾的不在少数,可信度都不高。 窦辅是窦武的孙子,算是亲身经历过那件事的人,再加上窦武当年的门生胡腾、故吏张敞,或许能了解一些当然的真相。 但窦辅是否愿意和他谈这些,却是一个问题。 正如陈蕃的儿子陈逸,至今不奉征召,连面都不露,摆明了就是不想合作。 但贾诩将这事定性为清谈误国,他是有些不理解的。 “陛下,能读书的人大多有些自负的资本,要么是家境优沃,要么是天资聪颍,难免如丁冲一般,觉得天下事不过尔尔。等他们真的治理一方,才知道把事情想简单了。有人能从此沉下心来,不断积累。有人则心生退意,从此安心读书。这本来就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只有那些勇于任事,又有足够能力的人,才有机会一步步升迁,直到公卿。” 刘协恍然,随即表示赞同。 这也是他一直强调公卿大臣要有地方任职经验的原因。 哪怕是走个过场,也比完全没有这个经历好。 不知地方治理之难,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公卿,掌天下大政的。现任司徒杨彪、司空周忠等人都缺少地方历练的积累,所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