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3章 (第2/3页)
作专业的数学入门教材。 庞大的理工人才基数是工业化的必备基础,而数学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即使不是理工科人才,研究文史哲,没有基本的数学思维也是不行的。 万物皆有数。 连简单的四则运算都不能熟练掌握的快乐教育就是一个弥天大谎。 除了教授讲武堂的新生之外,刘协还干了一件大事。 他在南阳郡学刻了几块碑,将包括张衡在内的几位南阳籍科学家刻画,介绍他们的科学成就。 不讲经学,也不涉及个人品德、官位,只讲他们的科学成就。 对此,宋忠委婉的提出了不同意见。 陛下提倡四民皆士,鼓励百工之技,这是好的。但只字不提儒学,不提道德,是不是矫枉过正了? 刘协说,儒家经典是每一个郡学都会研习的,何必再刻意强调? 凡事必提道德,才是矫枉过正。 讨论这些实学,首先在学问本身的对错,个人道德可以往后放一放。 裴潜为人简易,有些举动不完全符合礼节,难道他打造出来的战刀就不锋利吗? 听到这句,宋忠顿时气短,心虚地看了一眼刘协腰间的环首刀,拱手告退。 在刘协的刻意引导下,南阳掀起了一股研究实学的热潮。 尤其是那些被夺了爵位,却保留了土地以外的家产的旧封君们。他们看到了何咸这个榜样,也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恢复爵位,纷纷出资修建学堂、书院,招揽学士,研究各种学问。 早就和朝廷合作的蔡瑁最为敏感,出资建襄阳书院,请本地人庞德公主持。又建五味堂,专门研究酿造工艺,并顺势将自家的美酒推向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这件事引起了司徒杨彪的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