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69章 (第3/3页)
沙就会成为江南大郡,足以和吴郡、豫章比肩。若是错过这个机会,后世子孙会骂我的。” 桓纂和伏氏互相看了一眼,又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陪兄长一起吧,顺便也长长见识。” “胡闹!”桓阶瞪了桓纂一眼。“这可是司徒府的文书,我是侍中,蒙天子恩赐,才有机会带回来看。你一个布衣,岂能旁观?” 桓纂碰了一鼻子灰,红了脸,讪讪地走了。 伏氏见状,嗔道:“叔绪也是一片好意,你何必如此声色俱厉?” “夫人你有所不知。天子随和,那是我们做臣子的运气,我们却不能因此放肆。叔绪将来若考取了散骑,与天子朝夕相处,若不知分寸,迟早会犯下大错。我现在严厉要求他,也是给他提个醒。” 伏氏理解了桓阶的良苦用心,没有再说什么。 —— 桓阶看了一夜的文书,结合天子之前对他讲的,算是对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对天子的取舍和决心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天子开发江南的决心不可动摇,天下经济的重心在黄河两岸向长江两岸转移也是必然的趋势,这是长沙的机遇,更是江南的机遇,万万不要错过。 在江南诸郡中,长沙又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是耕地相对多,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只要教化跟得上,学堂建设完备,人口优势就可以转化为人才优势。 二是交通发达。由湘水向南,经灵渠,可以沟通交州,便利程度远超依赖赣水的豫章。 如果考虑到武陵可以深入五溪,加强对山区诸蛮甚至是益州南部的渗透,对朝廷控制整个南方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 天子渡江第一站先来长沙,又有意在此建船官、建学堂,恐怕也是着眼于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