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4章 (第2/3页)
信任的老臣,这些年的成绩有目共睹,算是最能跟得上节奏的老臣。基于对杨彪人品的信任,他不觉得杨彪是有意为之。 只能说,有些习气根深蒂固,藏得比想象的更深。 “杨公,当初士人反对度田,朕召他们齐聚太学论讲,这件事还没有结束呢,朕哪有时间管这些事?”刘协带着温和的笑容。“再者,还权三公,不是你们一直希望的么?朕轻易插手,不太合适吧?” 杨彪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刘协的意思。 这件事,天子不管,司徒府自己负责。 其次,要像天子与士人讨论度田之事一样,只能辩论,不能强制。 至于他担心的诸葛亮等人,也没必要担心。天子不会因此干涉司徒府的决定。 杨彪满意而退。 —— 杨彪先召集司徒府的掾属开会,说明了要限制酿酒的根本原因。 粮食产量有限,不能将大量的粮食浪费在酿酒上,这是底线。 其次,蔡瑁酿的酒是高档酒,普通百姓消费不志。但南阳有很多有钱人,这些人的消费必然带动风气,使普通百姓产生奢靡习气,将有限的资金用于不必要的消费。 所以,这些高档酒必须限制,以提倡节俭,禁止奢侈。 最后,既然是辩论,就只能以理服人,不能以势压人。 总结起来一句话:要解决问题,还要讲究手段,不能授人以柄。 前两点是统一思想,后一点是处理原则。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张松主动请缨,愿意作为司徒府的代表,与蔡瑁等人先接触。 这么大的事,总不能由杨彪直接出面,与一群商人辩论,弄不好还要落下以势逼人的口实。 —— 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