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5章 (第2/3页)
若不是固执己见,他也不可能由上党太守转为阳信长。 —— 荀谌赶到市中,与满宠、韩宣相见。 他虽是汝颍人,却与韩宣交情不错。加上荀氏在朝的雄厚背景,即使是满宠也不愿意与他发生直接冲突。 满宠问荀谌,究竟有没有,有多少海外逃归人员在阳信,记录在哪里? 荀谌坦率的承认了有海外逃归人员在阳信,有汝颍的,也有冀州的,相关记录我带来了。这件事是我经手的,县长钟繇不清楚,有什么事问我就行。 听荀谌这么说,满宠就明白了。 和韩宣一样,钟繇这是要撤了,荀谌是来顶罪的。 一来荀谌背后有人,就算他认罪了,大概率不会有性命之忧。二来他和韩宣交情不错,逃归的人中还有冀州人,韩宣也不能做得太绝。 所以,见好就收是最合适的选择。 汝颍人底蕴厚,人脉广,身段更灵活。 满宠没说什么,接过荀谌提供的记录,命人抄写了一份,然后行文阳信县,命钟繇将相关人员控制起来,等待清点。 与此同时,满宠上书朝廷,将查案的经过一一汇报,请求进一步处理方案。 —— 刘协先接到王绛的报告,知道袁熙的实力已经超过刘备,有坐大的可能。 当时便有人建议,将进攻交州的孙策撤回来,使其率领水师去中山,协助刘备击溃袁熙,消除隐患。 但刘协否决了。 他有两个理由:一是王绛初到中山,还没搞清楚情况。袁熙坐大只是一个猜测,未必是事实,大可不必见风就是雨。 海外之事,不能如此仓促,否则必然疲于应付。 要相信刘备,就算不敌袁熙,也不至于迅速溃败,坚持一段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