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7章 (第2/3页)
解决,不仅要看眼前,还要防患于眼前,这才是一个老臣应有的格局。 “甚好,就依司空的意见处理吧。” 周忠如释重负,谢恩退出。 回到司空府,他立刻行文冀州,命冀州刺史满宠即刻赶往渤海,彻查渤海收留流放海外人员潜逃的问题。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白发搔更短 渤海的事不是最让周忠挠头的,如何处理刘夫人才是。 袁买未成年,不可能拿主意,能拿主意的不是袁熙就是刘夫人。袁熙本是有罪之身,好容易因功脱罪,如果再因这件事成了罪人,损失太大。 但将刘夫人定为首犯也有问题。 刘夫人本不是温良娴淑之辈,肯不肯认这个首犯,谁也不敢保证,毕竟在审讯的时候,她可是坚决否认的。 如果屈打成招,甚至不问清红皂白,在没有口供的情况下将她定为首犯,且不说天子会不会满意,扬州刺史刘繇可能就不会同意。 刘繇曾经是袁绍的盟友,但现在袁绍已经死了,刘繇也向朝廷称臣了。他愿不愿意为了袁熙牺牲从妹的性命,周忠说不准。 如果刘繇不服,把事情闹大了,司空府无法服众。 之前天子与三公争权,还可以将责任推给天子,现在天子归政三公,再想推诿可没有理由,周忠也不敢这么做。 周忠进退两难,愁得本来就不富裕的头发日见稀疏,连发簪都承受不住了。 万般无奈之下,周忠只好请妻子出面,去和袁夫人商量,希望袁夫人能出面斡旋,让刘夫人主动认罪。或者请袁衡出面,请天子下一道恩诏,赦免刘夫人。 让周忠没想到的事,袁夫人干脆利落的拒绝了他的提议。 她既不想劝刘夫人认罪,也不想请袁衡出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