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92章 (第2/3页)
刻。“你这么有把握?” 郭嘉点点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精诚之至,金石为开。天子知都护心意,必能成人之美。”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似异实同 建安九年,秋。零陵郡营道县,九嶷山舜帝陵。 刘协身着裁剪得体的窄袖劲装,负手站在一方巨岩之上,远眺南方。 不远处,就是传说中舜帝的埋骨之所——舜源峰,以及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峰、女英峰。 时代久远,已经没什么真正的遗迹,所谓古迹都带着浓厚的汉风。 儒家文明强调慎终追远,对祖宗的崇拜深入骨髓,修陵是传统艺能,在华夏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舜帝自然也不例外。 就本心而言,刘协对这一类新造古迹并没什么兴趣。 之所以到这里来,还是为了教化。 虽说九嶷山是舜帝埋骨之所,但附近的汉民却少得可怜,大部分人还是椎发文身的蛮夷。有人说他们是百越之后,也用人说他们和武陵蛮、江夏蛮一样来自益州,具体源流,没几个人说得清楚。 刘协派人去采风,收集了不少古歌谣,也找到了一些古籍。但是很可惜,那些和图画一般的文字没几个人看得懂,只能和当地的祭司合作,希望能转译成汉语。 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而刘协现在想的只是教化。 在深山里建学、建工坊,整治交通,让山里的货能运出去,山外的人能走进来。 来拜祭舜帝,就是为了向那些信奉舜帝的山民表示,我们同根同源,都是舜帝的后人。 为此,他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融合了当地风格的新式衣服,而不是标准的天子礼服。 这一点遭到了不少守礼大臣的反对,但反对无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