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40 穿针引线 (第4/15页)
一句,然后两人一起开怀畅饮。 喝空一罐酒之后,花房隆志忽然叹道:“真奇怪,本来我们是准备认真的追着桐生君做深入调查,重拾初心做调查记者的,怎么最后写出来的还是这种花边狗仔新闻呢?” “这就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若宫大辅耸肩,“不过,我感觉这次我们跟到底,一定能整出来不输给那些正牌调查记者的深度报道。” 若宫大辅顿了顿,忽然口气一换:“不过到时候肯定会被主编说不务正业,然后强调‘我们杂志就是要下半身,下半身呢?’。” 花房隆志摆摆手:“这个简单,我们在正经的调查报道里,多写一些桐生君的花边不就完了。题目我都想好了,就写‘现代武士大名和他的后宫佳丽们’。 “正好现在大河剧看的人那么多,还流行剑豪小说。” 1980年前后,日本出现过一股“时代小说”的热潮,诞生了很多动辄三四十卷的剑豪小说。 日本的出版界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正经的小说出的时候用什么版型,定价多少都有“行规”。 去日本的书店看,很多小说的定价是一样的,都是1640日元,只有那些名气很大的比如村上春树才不按照这个定价。 但是1970年开始,以角川书店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出版企业,开始推出针对低收入人群的“文库本”。 于是日本出版业界就形成了新的行规,新的小说第一次出版那叫“单行本”,一般用a4判——这里判相当于中国的“xx开”,是出版时的形制。 小说单行本出了一年之后,再用“文库判”再出一次廉价版。 这其实就是一种价格歧视策略,小说家和出版社用这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