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人在江湖飘,难免被树典型 (第2/6页)
为顾辙的名字排名本来就很靠前,在化学加试补录的学生当中,成绩本来就排第一。 “对,是有这人,成绩还非常不错,这次化学补录的卷子,直接用的就是考前一天、在荷兰格罗宁根的全球总决赛卷子,难度是绝对够的。 这个顾辙理论部分只是稍微错了一点,但每道大题主体部分都做出来了,实验表现更是堪称完美,总分和单项都是绝对的第一。他怎么了么?” 秦科长又拿出一份从省科技厅拿来的预查新报告,摊在桌子上:“这个顾辙身上的潜力和成果,还不止于此。我们前阵子、在贵校的补录加试结束后,就注意到了这个考生。还跟贵校几个认识他的教职人员聊了一下,了解情况。 我们查到顾辙有好几个在申的实用新型专利,虽然还未授权,但我们拿着在国知局查到的公开的说明书和全力请求书,去省厅找查新办的人大致评估了一下。 科技厅的相关同志认为,这些技术跟现有技术相比,确实是有新颖性的,不出意外的话,几个月后就能被国知局授权。” 秦科长这番话,外行人乍一听听不懂,不过涉猎过专利制度的应该都懂。 如前所述,哪怕是最容易授权的实用新型,国知局一般也要审半年才授权,最快绝不少于四五个月。而秦科长显然是想更快知道这些东西是否是干货,就去省科技厅做了查新报告。 技术查新是各地科技厅、科技局的一项日常工作,职责就是企业或社会申请人拿来一个技术,让他们快速评估一下有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