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零七章 造舰狂潮 (第4/5页)
是从中国订购,奥匈帝国得到了从杨氏船厂订购的两艘,自己国内开工的四艘再过一年也会服役,意大利没有从杨氏船厂订购,第一批六艘都在自己国内建造,和奥匈帝国自产的差不多时间服役。西班牙海军得到了从中国订购的两艘,在瑞典还有四艘陆续建造,巴西海军得到了两艘,另外智利还订购了两艘,这是亚洲和欧洲国家以外仅有的四艘,当然这些战列舰根据各国情况,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不过基础都是一样的,十二台一万马力柴油机,三轴推进,每四台驱动一个螺旋桨。 唯一不同的是瑞典海军的八艘,他们这八艘不是标准化的,而是杨丰根据瑞典海军的作战需要特制,吨位很小,只有不到一万吨,但这种一万吨的小船却装了八万马力柴油机,航速高达三十三节,续航距离很短,这样就省下来不少空间装武器,装甲防护和标准化战列舰没有任何区别,但却装了九门二八零速射炮,前二后一的三联炮塔。 除此之外中国海军也新增了三艘战列舰和三艘战列巡洋舰,使中国海军一跃而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强,当然因为除了后续六艘以外再没有其他建造计划,所以这个第二强维持不了多久,最多能够保持第四,这个位置杨皇帝很满意,没必要给欧洲列强们制造太大压力,现在赚钱是最重要的,实际上如果连中国带瑞典加起来,他手中能够建造战列舰的船台数量和英国一样多,光瑞典就十座。 这东西说白了,以后他就是当重巡洋舰使用的,没必要造的太多了,现在他那两艘超级战列舰和航空母舰都已经完成了超过一半的舰体,尤其是航空母舰再有最多半年就可以下水舾装,说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